《中华遗产》
馆藏地址:图书馆三楼报刊阅览区(开放时间9:30-21:30)
一、刊物简介
《中华遗产》创刊于2004年,是中国第一份全面、系统、深入的遗产行业类杂志。它由中国出版集团、中华书局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共同主办。
该杂志的宗旨是“透析文明遗存,彰显人文关怀”,它关注自然、文化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,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报道,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历史悠久、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画卷。每一期的内容都非常精彩,涵盖了文物保护、遗产申报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,既有理论探讨,也有实践案例,让读者能够全方位、多角度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这本杂志还非常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。它经常组织一些评选活动,比如“最中国汉字”“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”等,让读者能够参与其中,共同分享历史、品味
二、推荐理由
《中华遗产》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杂志,它以其精美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。这本杂志内容涵盖史学、文学、考古学、地理学、博物学、艺术学等多个领域,甚至包括建筑史、科技史以及日常生活,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知识视野。
首先,它的内容质量非常高,每一期都有多个精心策划的主题,深入探索中国的文化遗产。比如,它曾经推出过“最中国的地名”“国宝四川”“最中国的节日”等专题,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。
其次,它的设计也非常精美,每一期的封面和插图都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,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。
此外,该杂志还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互动,经常组织一些评选活动和读者调查,让读者能够参与到杂志的制作中来,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。
如果你对中国的文化遗产感兴趣,或者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,那么《中华遗产》杂志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它不仅能够让你学到很多知识,还能够激发你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。
三、精彩导读
在《中华遗产》2024年第230期中,着重介绍了陕西地区的中国文化遗产。陕西文化遗产丰富多样,涵盖多个方面,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文物资源。
首先,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这些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、民间舞蹈、传统戏剧、曲艺、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。例如,富县泥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流派,成为陕西非遗文化中的瑰宝,此外,还有华阴老腔、陕西剪纸、华县皮影戏以及秦腔等,都是陕西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,它们不仅展示了陕西人民的智慧和才艺,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。
其次,陕西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,分别是秦始皇陵、兵马俑坑、丝绸之路。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陕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,也体现了陕西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。特别是秦始皇陵兵马俑,被誉为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,成为了外国元首来中国最爱去的地方之一,展示了古代中国的伟大文明成就。
再者,陕西的文物资源也十分丰富。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,全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,058处,包括古遗址、古墓葬、古建筑、石窟寺及石刻、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。这些文物资源不仅数量众多,而且类型丰富,为研究陕西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