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(4):爱阅头版

点击量:1805

      图书馆精神无为而无不为

       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生,侯得一以为天下正。其致之也,谓天无以清,将恐裂,地无以宁,将恐废,神无以灵,将恐歇,谷无以盈,将恐竭,万物无以生,将恐灭,侯王无以正,将恐蹶。故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是以侯王自称孤、寡、不谷,此非以贱为本邪?非乎?故致誉无誉。是故不欲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。

       老子的哲学观是标准的一元世界理论,他将世界的本源归于一个“道”。 我们有理由相信:老子从其所从事的“图书馆”管理工作中观察到的现象,正是形成“道”的思想观念的“因”。他在这里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,帮助他完成了“道”的思想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建设。从天地神灵到河谷万物,再到人间王侯之道,无一不是守“道”才能长久的。

       图书馆是“道”之母!我们如果用反向思维来考察图书馆,也会发现图书馆的活动恰是非常符合老子“道”的规则的:

       图书馆不能创造GDP,但图书馆能为增加GDP提供文献信息保障;

       图书馆不能创新文化,但图书馆能实现文化的优化和便捷传播;

       图书馆不能形成新思想,但图书馆能为新思想提供孕育和传播的基地;

       图书馆不能教育读者,但图书馆能为读者实现自我教育提供条件;

       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恰是图书馆之“道”。